
水俣病略年表
详细年表请浏览相思社官方网站
1932年 智索水俣工厂开始生产乙醛,并将含汞废水排入海中。
1942年 在水俣市月浦地区出现水俣病患者(此后通过熊本大学的调查得以确认)。
1956年 智索附属医院向水俣保健所报告,原因不明的疾病正大范围爆发(水俣病被正式确认)。
原因追查期 ~ 空白期
1957年 组建水俣病患者家族互助会。
1958年 智索水俣工厂将乙醛废水的排放路径由八幡池改为水俣川河口。
1959年 不知火海沿岸的渔民要求停止污染作业,冲入水俣工厂,与警方发生冲突。
智索公司内部研究团队确认编号“猫400号”的实验猫因接触工厂废水而发病。
患者家庭互助会与智索公司签订慰问金协议。
1961年 原田正纯医生发现胎儿型水俣病。
1962年 熊本大学的入鹿山教授在智索水俣工厂的污泥中检测出甲基汞。
智索水俣工厂发生劳资争议(稳定工资斗争),一直持续到次年1月。
1965年 新潟水俣病被正式确认。
1968年 智索水俣工厂停止使用汞制造乙醛。
政府宣布水俣病为智索公司造成的公害病(公害认定)。
患者运动的鼎盛期
1968年 成立“水俣病对策的市民会议”。
1969年 提起第一次水俣病诉讼。
1972年 水俣病患者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上发声控诉。
1973年 第一次水俣病诉讼判决,原告胜诉,签署补偿协议书。
1974年 熊本县在水俣湾设置隔离网。
1977年 环境省制定了新的水俣病认定标准。
启动水俣湾公害防治工程(填埋工程)。1978年 熊本县为应对智索公司的赤字危机,发行县债。
1980年 申请协会等未被认定患者团体发起拒绝公费检查的运动。
1982年 移居关西的水俣病患者在关西提起诉讼。
两次“最終解決”
1990年 水俣湾公害防治工程(填埋工程)结束。
启动“环境创生水俣”推进项目。1995年 联合执政党确认未认定患者的救济解决方案(第一次最终解决)。
1996年 大部分未认定患者与智索公司达成和解。
“本愿之会”开始在水俣湾填埋地安置石像。1997年 拆除水俣湾的隔离网,熊本县县长宣布水俣湾安全。
2000年 政府决定投入国费对智索公司实施金融援助。
2004年 关西诉讼最高法院判决中,首次承认国家及县政府对水俣病的责任。
2009年 《水俣病特别措施法》颁布(特别措施法,第二次最终解决)。
2011年 智索公司成立新公司JNC,继续开展事业。
水俣病历史考证馆
867-0034 熊本县水俣市袋34号
TEL:0966-63-5800
MAIL: info@soshisha.org
*水俣病历史考证馆由水俣病中心相思设创立
© 水俣病中心相思社2025